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商会概况 会务动态 政策学习 会员风貌 基层商会 行业组织及异地商会 参政议政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社情民意
社情民意
建议提案
经济信息 more..
江阴两家企业上榜 2024中...
江阴市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
10月份市级中小企业转贷应...
十月份江苏经济向好态势稳...
2023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
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持续改善
政策法规 more..
壮大耐心资本 助力培育新...
国家将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
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
关于做好2024年江苏省科技...
这三类中小微经营主体,国...
 
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深化科技金融改革 助力科创江阴建设

发布时间:2025-06-04 文章来源: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并强调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其繁荣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 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必须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创新完善科技金融体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资金保障和制度支持。市工商联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相关会议精神,推动补齐补强科技金融体系的短板弱项,助力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共建机制试点建设,对我市科技金融服务情况展开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江阴科技金融服务改革情况
       近年来,江阴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政银企同向发力、聚力攻坚,不断丰富金融供给,强化资本经营,为民营经济发展夯实金融支撑。年初召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这在江阴金融工作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金融在江阴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目前全市引育各类金融机构累计142家,今年9月末,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84.87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5360亿元。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政府投资母基金,带动基金注册267支、累计规模520亿元。鼓励引导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开展项目投资、投资25个,金额达190亿元,其中超130亿元投入战略新兴产业。
科技金融作为助力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作用愈发凸显,为“科创江阴”建设注入了金融活力。一是科技金融出新政。建立健全人才科创型企业“澄科贷”“锡科贷”“苏科贷”省市县三级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支持科创型中小企业做优做强。截至目前,已发放“苏科贷”“锡科贷”“澄科贷”等科技贷款超4亿元。二是对上争取有新绩。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联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金融部,成立江苏省科技企业融资路演服务中心江阴分中心天安数码城路演工作站。目前,中国银行已与对接2家企业后续贷款。三是金融赋能推新品。制定“科企帮”——江阴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费用补偿保险方案,运用保险的金融手段对未通过认定的企业进行申报费用补偿,减轻企业申报费用负担。截至目前,累计投保企业42家,保险金额176万元。四是专场活动放新招。举办“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活动,为企业送上“低门槛、低利率、长期限、高效率”的优惠金融政策。截至目前,已对接科创企业239家,其中,92家企业12.41亿元融资申请获批,84家完成融资11.73亿元。
       二、科技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在科技金融服务持续深化的过程中,科创企业在经营运作模式、要素配置结构、产业发展结构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受科技实力分析、行业研判能力、信贷风险偏好、内部风险控制等多重因素制约,当前金融支持科创企业仍然面临一些难点和挑战。
       一是科技金融发展有待重视。当前,银行、基金、证券等机构对发展科技金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银行在服务科创企业发展中,普遍未完全把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作为当前战略性任务推进,未能充分认识科创企业的爆发增长点以及潜在优势、深刻领会做大科技金融对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部分银行认为科创企业准入难、风险大、回报慢,在向基层机构传导科技金融拓展服务相关要求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落实不到位、执行推动力不强等情况。
       二是金融供给机制有待匹配。虽然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科创企业快速发展,但从客观上看,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供给结构,呈现出服务科技创新效能不足以及堵点、瓶颈较多等问题。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透明度不足,存在信息孤岛化、碎片化问题,影响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科创企业天生具有“三高一轻”(高科技、高风险、高收效、轻资产)特质,缺乏担保资金和抵质押物,前期研发资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技术迭代快,这与间接融资的信贷模式和评估体系不匹配,企业很难通过金融业务得到足够的金融支持。
       三是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传统银行业讲求规模效应,侧重于服务传统行业大型企业,风险评价标准主要看企业过去及现在的经营情况,价值评判更看重企业未来的发展,从根源上不可能成为专业化的科技企业融资机构,且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短缺,影响金融机构专业化服务水平。同时,科技金融服务受宏观经济影响,持续服务科创企业能力不足,即便是商业银行,在宏观环境下行时,也会首先抽贷降低自身风险,增加科创企业发展难度。
       四是金融服务产品有待优化。科创企业通常要经过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五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对金融需求差异较大,需借助不同服务产品融资发展。目前,大多数银行的科创服务产品较为单一,且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其适用对象、贷款额度等仍无法与科创企业各阶段融资需求相匹配,未能有效解决科技企业实际需求。尽管金融管理部门从中协调,但效率不高、难以持续,且市场化、专业化中介机构较为缺乏,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的同时,还将面临缺少精准金融服务的压力。
       五是相关政策配套有待完善。科创企业普遍前期研发成本高、销售少、利润低。虽然部分企业可使用科创企业差异化信贷政策,但仍可能因评级未达标准无法实现信用方式贷款。科创企业的政策支持仍以政府增信类为主,但落地到基层时仍有配套增信政策,导致产品申报流程复杂且时效性不高。同时,由于国家知识产权系统相对封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在价值评估等方面仍存难点,且后续处置方式有限,直接影响企业办理积极性。
       三、意见建议
       面对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要持续深化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广渠道、多元化、可持续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把金融资源集聚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需要上来,集聚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上来,以高质量的科技金融服务精准滴灌科创企业发展,推动落实省级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共建机制试点,为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增效。
       一是优化科技金融供给机制。按照市场化原则,增强金融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内生动力。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金融要素市场,不断丰富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专业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资本流入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中。一方面,统筹推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互补充、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共同发力,加大科创企业投资力度,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更好满足科创企业多元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拓展“贷款+外部直投”业务,在贷款基础上引入股权投资,帮助科创企业快速成长,促进“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实现“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加强保险、基金与资金融通的配合,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二是壮大科技金融投资主体。加快市级投融资平台整合及市场化转型,做大做强市级投融资平台,进一步提升市场化投融资能力,打造本区域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财政出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央企国企和社会资本,切实发挥应急转贷资金、风险补偿资金、政银企合作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加速发展包括天使投资、创业基金、股权基金、产业基金、引导基金在内的私募股权基金体系,助推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畅通专业机构与产业链、人才链、技术链的对接渠道。
       三、加强科技金融人才培养。完善科技和金融复合人才的培养机制,通过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面力量携手合作,共同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和金融复合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引导金融机构聚焦科创领域,建立内部专业投资团队,通过科创金融知识培训、普及科创企业业务知识、分享科创领域研究成果等,提升金融服务专业水平。同时加强与外部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组建满足现实需求的外部专业咨询团队,依托外部经济学者、行业专家和内部智库的判断,完成对科创企业的评估投资决策,增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
       四是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服务。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服务网点,针对科技型企业实施“首贷户”培育工程,支持企业开展信用融资、股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积极探索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对初创期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风险补偿。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提高信用风险评估能力,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一站式智慧型金融服务;构建政府性与商业性、担保与再担保融合发展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适度分担融资担保行业风险;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和作用,为企业上市融资提供培训服务,提升科技型企业资本运作意识和能力。
       五是加大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相关政策,推动银行、证券、基金等传统金融,与以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等新金融形态相互交织,畅通金融服务科创发展“输血”通道,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强化政府引导,借鉴杭州市先进经验,探索实施“无偿资助+政策担保+科技贷款+引导基金+周转资金+上市培育”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市场资金向创业创新集聚,为科创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摸清金融服务供需的堵点卡点,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奖补、保险保障等手段,将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助推科创企业“水涨船高”。

 
返回
江阴市工商联版权所有 江阴市工商联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地址:澄江中路9号  邮编214431
电话:0510-86860840  
苏ICP备05002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