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商会概况 会务动态 政策学习 会员风貌 基层商会 行业组织及异地商会 参政议政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会员风采
会员风采
企业文化
经济信息 more..
江阴市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
10月份市级中小企业转贷应...
十月份江苏经济向好态势稳...
2023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
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持续改善
政策法规 more..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
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
这三类中小微经营主体,国...
壮大耐心资本 助力培育新...
国家将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
关于做好2024年江苏省科技...
 
首页 > 会员风貌 > 会员风采
引领绿色发展的江阴“创二代”——双良集团董事长缪文彬

发布时间:2024-11-26 文章来源:

半个月不到,连中3单,金额超10亿元!它就是双良节能。
      6月4日,双良节能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双良新能科技(包头)有限公司中标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院商都150万千瓦光伏草业项目光伏电池组件采购项目(包件三),成交金额5.33亿元。
      这也是今年以来,双良节能披露的第6个项目中标合同,中标金额累计已达17.88亿元。
      而就在不久前,5月22日和29日,公司已经连续中标大唐陕西西王寨煤电一体化项目和内蒙古能源达拉特旗100万千瓦矿区光伏+储能项目,中标金额分别为1.1亿元和4.35亿元。
      据了解,双良节能2021年入局光伏以来,业绩实现大幅增长。2023年,双良节能实现营收231.5亿元,归属净利润15.02亿元。
      要知道,在2020年,双良节能的营收还只有20.72亿元,利润约1.37亿元,仅仅三年时间就翻了10多倍。借助光伏新能源下游需求的高增长,双良节能的硅片和节能设备两大业务全面开花,营收与净利润增速高于同行。
      这背后,都离不开企业的掌舵人——双良集团董事长缪文彬。
      进入公司20年,去年正式接班
      双良集团位于经济强县江阴市,公司创立于1982年,1985年研发出国内首台溴冷机,逐步成为节能节水龙头。2003年,双良节能于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中央空调生产商之一。
      2004年,缪文彬在美国取得金融MBA学位后,毅然回国,从双良集团的底层销售做起,埋头实业、潜心经营。
      当时的双良集团处于二次创业的发展关头,双良节能作为上市公司也正处于传统产业增长乏力的徘徊阶段,在缪文彬的倡导和带领下,双良节能走出了一条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的转型升级新路。
      不同于其它“空降兵”,缪文彬先后出任销售公司总助、集团总裁助理、副总裁、董事,见证了双良节能的一路成长。
      2017年,双良正式开启内部权力交接。同年1月,缪双大辞去双良集团董事长、总裁职务,担任董事局主席,缪文彬正式接任双良集团董事长;8月,缪文彬出任双良节能董事长。
      在缪文彬掌舵双良的6年多时间里,双良节能的溴冷机、空冷器和换热器等产品做到市占率第一;还原炉市占率更是高达65%,连续7年保持第一;四年两次拿下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更值得注意的是,缪文彬在上任“一把手”的第二年,双良节能就实现了业绩增速由“负”转“正”。2018年,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5.78%和162.45%。
      2021年起,公司更是在缪文彬的带领下正式入局光伏和新能源产业,为公司带来了跨越式大发展。以上骄人的成绩足以证明,缪文彬不仅将家族企业的辉煌发扬光大,更是带领企业走出了新的发展曲线。2023年11月2日,双良节能公告,公司实控人缪双大将双良集团18%股权、双良科技15%股权以及江苏利创15%股权,以0元对价转让给其子缪文彬。股权变更后,缪文彬晋级为第一大股东。
      在进入公司的第20个年头,缪文彬正式成为双良节能新任实控人。
      入局光伏,成为硅片新贵
      光伏行业已然是当下的热门赛道,但2021年才正式入局的双良不算早。尤其在这两年光伏行业倍呼内卷的行情下,双良为何能实现高速发展?
      这是由于双良主攻硅片,一体化布局动作较少,避免了相关产能出售与减值。
      早在2008年,双良节能就避开光伏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领域,选择光伏能源中至关重要的中间环节——还原炉生产,做为切入点。简单来说,还原炉是硅料生产中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和制造直接影响硅料的品质和生产成本。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双良节能逐步成为中国最大的还原炉生产商,其市场占有率高达65%,客户包括京东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西门子、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大唐集团、贵州茅台、国家电投、壳牌等知名企业。
2021年,双良节能宣布在包头投建两期4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正式切入硅片环节;2022年,公司包头组件项目成功投产,光伏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2023年,公司包头三期50GW硅片项目开工,光伏版图进一步扩张。
东吴证券曾在2023年三季报发出后就判断:“双良节能硅片产能持续爬坡,将在2025年前完成90GW产能布局,我们预计2023年全年硅片出货30-35GW。” 
      另外,按照双良节能的扩产计划,到2024年底,公司在纯硅片企业中,产能规模将仅次于TCL中环。即使是和一体化企业放到一起比较,到2024年底,双良节能也能排到行业前五。产能的不断爬坡也在盈利端得到体现。2022年以前,双良节能的营收以节能节水设备(溴冷机、换热器、空冷器)为主,在总营收中占比多年来保持50%以上。随着硅片产能放量,硅片业务已成为公司营收最大来源,盈利能力和营收规模都快速增长。据统计,2023年,光伏业务已占到双良总营收的74.61%,毫无疑问成为赚钱主力军。另一方面,在上游原材料端,双良节能提前锁定进口石英砂供给,有效保障硅片出货及成本,同时有望依托先进产能带来的后发优势持续降本。
可以说,双良节能在光伏的这条大赛道中找到了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深耕新能源,借氢能出海
      虽然双良节能依靠还原炉和硅片在行业站住了脚跟,但在行业产能过剩利润率不断下滑趋势面前,双良节能要想保持优势必须寻找新的路径。对于远期发展,双良节能经过充分调研和摸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电解水制氢。
      2022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氢能发展战略,计划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保有量约5万辆,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10万-20万吨/年。
也是在这一年,双良节能正式启动建设氢能源公司,注册成立江苏双良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同年首套1000Nm³产品下线。
      2023年,双良节能绿电制氢技术持续迭代升级,自主研发的JSDJ S1系列碱性水电解槽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在海内外市场齐发力,并在国内以及中东、欧洲等地均有所突破。时间再一次证明,缪文彬和双良节能的选择是正确的。2024年,氢能首次作为前沿新兴产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双良氢能产能规模不断扩张,技术创新屡获突破,市场订单捷报频传。”3月27日,在绿电智能制氢装备项目开工仪式上,缪文彬表示,以双良新质生产力,赋能智氢新动力,向“世界级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不断迈进。
      双良节能的氢能国际步伐已经迈出。4月16日,在2024世界未来能源峰会上,双良节能成功完成首个海外项目签约,为阿曼联合太阳能项目提供四套5MW,共计20MW电解水制氢装备。
      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
      在缪文彬的带领下,双良节能准确抓住了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期,实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企业传承。

 
返回
江阴市工商联版权所有 江阴市工商联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地址:江阴市文化中路269号  邮编214431
电话:0510-86862503  传真:0510-86862503  电子邮箱:jymm93@sohu.com
苏ICP备05002806号